一把青瓷茶壶
何 俊 长沙市城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
一把青瓷茶壶,造型端庄,釉色清莹,纹样雅致,壶上刻有四个醒目的隶书字体:“病解相如”,右上一行小字:“赠光简贤弟”,左下落款:“瞻岵赠,甲寅仲春”。这手有把有嘴的小茶壶,虽比不上青如玉、明如镜、声如磬的瓷器之花,但曾祖父六十多年一直视如珍宝,收藏在他书柜里,更舍不得用来沏茶。
1914年春,在叔衡公(学名瞻岵)的引荐下,我曾祖父何光简考入了省立一师。他二十三岁,小叔衡公十五岁。因是同乡,又是族兄同辈(何姓族谱为“启”字辈),两家世交,同窗契友。这年春天,叔衡公因出天花,病倒在床(那时还没有疫苗)。曾祖父为其请医买药,熬药服侍。经过半个月细心护理,叔衡公终于病愈。为感谢族弟招呼照顾,叔衡公特意买了一把上等青瓷茶壶送给曾祖父,感谢之情尽在壶上刻的“病解相如”四字上。
1916年,曾祖父在省立一师毕业,时已二十五岁。为照顾他年近古稀、身体每况愈下的父亲,辞别革命回家成婚后,曾祖父就在乡间办私塾教书。1925年5月,高祖父病逝。叔衡公特地从长沙赶回草冲悼念族叔,与我曾祖父久别重逢,悲伤至极。后急返长沙,临别再三嘱咐曾祖父在家教书种地,老实做人,踏实做事,莫去地方搭拨(指当乡、保长之类),将来革命成功,再来共事……谆谆教诲,感人肺腑。当时地方力推曾祖父任乡、保长职务,曾祖父牢记叔衡公教导,作田种地,教书育人,不与地主官僚同流合污。
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翻身解放。我父亲从《何叔衡生平事迹》看到叔衡公英勇跳崖牺牲的消息,告知。曾祖父听到这一噩耗,久久不语,眼里满含泪花。他从书柜中捧出青瓷茶壶,抚摸字迹,放声疼哭:“叔衡兄!可悲可痛!可歌可泣!”几日茶饭不思。
春来秋去,青瓷茶壶,无声陪伴。晚年的曾祖父老态龙钟,身体渐渐衰老。临终时,他怀抱青瓷茶壶对我父亲说:“杰伢子,我快不行了,要去陪叔衡胡子了,叔衡公送的这把茶壶你要好好保存下去,你们要继承叔衡公‘踏实做人做事’的教导,不图做什么官,耕读传家,勤劳致富,守法善为……”1976年,曾祖父永远离开了我们,享年八十六岁。
这就是我父亲常给我们讲的一把青瓷茶壶的故事。我想,曾祖父的那把青瓷茶壶,不仅是一把普通茶壶,而且是一股精神源泉,一座传统家风,一种前进力量,在我家潜移默化,如春雨润物细无声。
我奶奶勤劳善良,与人为善,吃亏是福,周围十里,有口皆碑,甚至在叔衡公后代回家为父整理遗物时,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这把珍贵的茶壶,享年九十有三。母亲美丽能干,通情达理,恰得苦,霸得蛮,勤俭为家。我父亲十八岁时,慈父见背,茕茕孑立,寒窗苦读,为人正直,事业有成,从教41年,桃李满天下,先后多次评为市县先进教育工作者、优秀党员。现退休后他老人家70多岁还在宁乡七中担任关协工作,为学校整理资料,参加学校基金会管理工作,发挥余热,永不停歇,如春蚕蜡烛,奉献不止。父母吃尽多少苦,硬是把我们姊妹送进了大学,接受高等教育,常教育我们,要爱国,要感恩,遵纪守法,尽心报国,要弘扬“踏实做人做事”的家风。老人家以身作则,俯首甘为孺子牛,为我们做出了表率。我们虽在平凡工作岗位,但都是爱岗敬业,诚信友善,踏实做事,守法善为,不忘弘扬优良传统家风。
每年清明等假期,我们回草冲老家,必带着我们的子女去沙田的杓子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何叔衡故居瞻仰。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,为实现习总书记提出振兴中华,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中国梦,我们家及后代,一定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弘扬优良家风,践行叔衡公“踏实做人做事”的家风,遵纪守法,与时俱进,做出更大成绩。作为城发的一员,我也将为城市的建设、城发的优品脚踏实地,努力加油,添砖加瓦。
----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何叔衡公,怀念曾祖父。感谢我父亲提供的素材。
2020年12月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