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2日凌晨,在长沙城南,随着最后一列沪昆高铁动车呼啸而过,沪昆高铁线进入4个小时封闭施工“天窗点”,新韶山南路项目现场紧张忙碌起来。在4台1000吨千斤顶的“加持”下,历时约70分钟,重达3.15万吨的“庞然大物”——新韶山南路上跨沪昆高铁转体桥,缓缓逆时针旋转约70度,精确转体至预定位置,实现完美转身,上跨既有沪昆高铁线,这也是全国首次上跨沪昆高铁营运线转体施工的桥梁。该桥的顺利转体,标志着新韶山南路(西湖路-昭山大道)项目控制性工程跨沪昆高铁转体桥主体施工完成,项目实现全线拉通,为实现项目2024年6月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。
作为长株潭“三干两轨四连线”中的“四连线”之一,同时也是长株潭一体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,新韶山南路(西湖路-昭山大道)北起西湖路与韶山南路交叉口,南接湘潭市昭山大道。项目采取城市主干路标准,设计速度60公里/小时,线路全长约6.68公里,建设工期3年。沪昆高铁从长株潭绿心内穿过,每隔几分钟便有一列动车呼啸而过,新韶山南路项目需上跨运营中的沪昆高铁,成为一处关键控制性节点。
“出于安全考虑,项目不能在既有运营高铁线上方施工,因此需要采取转体桥的方式,即在沪昆高铁线南侧,将T构连续梁浇筑完成,以桥墩为轴,逆时针转体跨越既有高铁线,再进行对接,进而缩短建设工期,确保施工安全。”w92澳门威斯人集团项目公司新韶山南路项目经理陈宁告诉记者,新韶山南路上跨沪昆高铁转体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构、下部结构主墩采用“V”型空心墩设计,桥梁跨径组合为85+85米,桥面宽42.2米,转体重量达3.15万吨,是目前国内最重宽体曲线双幅单支点转体桥梁。
陈宁介绍,该转体桥采用技术较为先进的双模多通道智能测力支座,代替往常的“球铰”支座,施工中采用智能化实时可视监控系统进行监控。转体过程中,智能测力支座与智能化实时可视监控系统两套系统结合应用,监控支座应力、转体梁关键截面应力、桥端位移、空间位置、风速风力、转体速度、牵引力等相关参数,实现实时动态输出,帮助施工人员实时掌握转体桥工作姿态,提高了桥梁转体过程中的安全及质量管控水平。
“新韶山南路上跨沪昆高铁转体桥,是全国首次上跨沪昆高铁营运线转体施工的桥梁。”施工方广铁深土公司项目经理彭礼介绍,新韶山南路涉铁段是沪昆高铁上目前唯一一座上跨桥梁工程,工程得到了广铁集团的大力支持,从设计源头,采用平行于铁路挂篮悬浇,浇筑完成后,仅用22日凌晨0:00-4:00一个“天窗点”,便成功完成转体跨越,最大程度减少了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影响。
中铁上海院长沙院总工程师田坤介绍,项目施工中注重科技创新,采用多项先进技术,此次转体桥具有悬臂长、桥面宽、吨位重的特点,并且位于曲线上,不平衡转体,“我们创新性地采用双幅桥面同步转体设计,并通过V型桥墩收窄至墩底进行转体,减小了转体重量,节约了投资。”
w92澳门威斯人集团负责投资建设的新韶山南路项目(西湖路-昭山大道),是联系长株潭三市的一条重要南北向通道,是奋力实现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的重要项目。项目建成后,对缓解京港澳高速及芙蓉路交通压力、完善城市路网,加快南部融城片区经济建设发展,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。项目计划2024年6月建成通车。